子女约定好轮流养老人,为什么没过多久,就进行不下去了
在多子女家庭,为了公平起见,就约定轮着供养老人。
老人走不动了,也没有生活来源,还病恹恹的,每个月的开销肯定是不少。给哪一家单独承担,压力太大了,轮着来,大家都轻松一些。
看似合情合理的约定,也得到大家的支持,但是过不了多久,很多家庭就变卦了。
轮着养老的传统模式,还是存在很多的弊端,我们需要警醒。
图片
01
我的外婆,有七个子女,五男两女。
外婆中年的时候,和外公一起在小镇上开南货店,家境还算好。
外公过世之后,外婆的身体不太好,但是坚持自己一个人过。
在外婆八十九岁的时候,行走都很困难。
子女一合计,就决定“轮着养老人”。
此时,七个子女中,已经有三个男人离世。剩下的,是两个女儿,两个儿子——我的小舅舅、四舅舅。
小舅舅认为,虽然儿子离世了,但是儿媳也有义务,照顾婆婆。毕竟,曾经儿子分到了大家庭的部分财产,儿子走了,那就是儿媳得到了。
丧偶状态的儿媳,从家庭聚会的地方,站起来就走,头也不回——用行动告诉大家,儿媳没有义务照顾婆婆。法律都没有这样规定。
四舅舅见状,说:“算了,还是我们两个人,轮着来吧,一个月一轮换。”
四舅舅把外婆接到家中。这才发现,自己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,就是帮外婆洗澡,穿衣,扶着外婆出门,都累得够呛。
六十多岁的子女,照顾八九十岁的老人。想一下这样的画面,都不太和谐。
一些子女,自己都已经身体不太好,很虚弱。还做父母的保姆,谈何容易啊?年龄问题,明摆着。
另外,子女要是没有存款,也没有职工退休之类,需要晚辈给点赡养费。这还拿什么给老人吃喝?经济上,也确实是一个大问题。
老人八九十岁的时候,一部分子女已经先走一步,轮不到了;还健在的子女,也五六十岁了,难免对尽孝,心中有怨气。这是轮着养老人的隐患。
图片
02
有人给外婆算过,顶多活到九十岁。
外婆也长期病恹恹,摔倒过好几次,也住院多次。
从身体状况看,也活不了多久了。
四舅舅就想,这轮着养老人,也就是一年时间吧。自己要承担的,顶多是六七个月。
意外的是,外婆活到九十一岁,仍旧还能好好吃喝。至于寿命到底会是多少,没有一个准信。
从道德上说,子女盼老人快走,确实缺德。但是子女自身难保的情况下,不这样盼望,又能如何?
一个老人,在子女家吃饭,住宿,并且走不动,还很糊涂,常常制造麻烦。这一住,就是三五年时间。真的可以把子女家,变成乌烟瘴气的样子。
有很多次,我的外婆悄悄爬上窗户,坐在防盗网上,吓得大家战战兢兢。
外婆还在夜里,哭得很大声,怪瘆人的。
四舅舅在照顾外婆的时间段,自己强行支撑身体,他的子孙都不能进门做客,尤其是孩子,怕被吓坏。
四舅妈也来帮忙照顾。四舅妈身体比较胖,行动不太快,还因为照顾,自己跌倒两次,住院两次。
小舅舅家,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小舅舅相对年轻一些,但是他还要管理家里的几亩柑橘,不能整体在家待着。
小舅妈要到县城,帮忙带孙子。
终于,四舅舅、小舅舅同时抱怨:“何日才能熬出头啊?”
鉴于现实情况,我的母亲、阿姨也常常去照顾外婆,减轻两个舅舅的压力。
是的,老人的寿命,超过了大家的预期,子女的命运和老人长期捆绑在一起,也确实很难。
图片
03
一个和尚挑水喝,两个和尚抬水喝,三个和尚没水喝。
在多子女家庭里,攀比是不可避免的,偏心也是客观存在的。
轮着来,本就是公平起见。但每一个小家庭的情况不同,经济层次有区别,人性有区别,就造成了失衡。
我的外婆,一年到头,小病不断,需要长期用药控制。
按照约定,外婆在谁家,药费就是谁家负担。
小舅妈是一个很小气的人,就打了一个主意:到了月底,就不给外婆买药。反正到了下一家,外婆病得厉害,下一家总要想办法。
小舅妈也不会给外婆买衣服裤子,到处去找旧衣服,尿不湿之类的物品,也能省则省。外婆在躺着的日子,就常常皮肤溃烂。这就苦了下家了。
小舅妈的做法,让四舅妈大发雷霆。
兄弟是快肉,妯娌是刀斧。一旦媳妇争斗起来,兄弟不能坐视不理,这矛盾就变得水火不容了。
其实,轮着养老人,也有人想尽办法占便宜,推责任,造成大家心理不平衡,有怨气。
图片
04
有一位老人说过:“轮着来养老,就是轮着看大家的脸色......”这样的话,确实令人心酸,但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?
古人云:“多男子则多惧,富则多事,寿则多辱。”
长寿、多子女、也没有几个钱的老人,到了最后的几年里,难免是一场血雨腥风。
养老,如果不能靠自己,那一定比预期的要糟糕一些。
所以,中年夫妻们,要未雨绸缪,把养老的主动权,放在自己手里。
老一辈的很多养老模式,到现在已经被淘汰了。你非要用,那肯定委屈自己。
存款,养老金,房子,医保,一样都不能少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房屋结构改造加固常用方法
下一篇:没有了